• AG尊时凯龙人生就博官方网站

    首页 / 学校新闻/ 正文

    我校艺术学院院长雷红薇教授一行参加“非遗在高校——2025全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科建设学术论坛”并作交流发言

    • 2025-07-01
    •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来源:艺术学院
    • 1

    与会人员合影

    雷红薇院长一行与论坛学术主持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冬宁合影

    参加“非遗在高校实践模式研讨”论坛人员合影

    在“非遗在高校实践模式研讨”分论坛上做交流发言

    观看内蒙古艺术学院非遗教学成果展演后与演职人员合影

    2025年6月30日,“非遗在高校——2025年全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科建设学术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我校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雷红薇一行5人参加论坛。此次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艺术学院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提供学术支持。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北疆,围绕非遗传承与学科建设展开深入研讨。

    开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文俊出席并致辞,内蒙古艺术学院院长闫艳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论坛旨在通过学术研讨与交流,促进非遗在高校的活态传承,推动中国非遗知识体系的构建。

    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在高校实践模式研讨(一)”同期召开,来自区内外的12位专家学者围绕高等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独特使命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入研讨。二级教授,我校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雷红薇进行了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学科非遗数创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的交流发言。雷红薇围绕“AI+非遗”教育路径,系统介绍了学校在音乐、舞蹈、设计等不同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与项目驱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平台搭建等方面出发,回答数智时代人才培养问题。她指出,学院近年来通过AI辅助创作、非遗数字孪生技术、沉浸式教学平台等方式,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转化,也为非遗教育提供了跨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新范式。

    雷红薇还分享了我校艺术学院参与地方非遗项目建设的成功案例,如将曲艺带进课堂、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曲艺周优秀节目演出、学生参与数字非遗动画设计竞赛等内容,充分展示了学院在非遗教育领域的专业深度与实践成果,赢得现场专家广泛认可。

    学校艺术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坚持立足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推动非遗教育与数字技术、艺术创作、地方文化深度融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贡献。

    (撰稿人:郑旭君;审核人:王鹏)

    工商抖音
    • 红旗冉冉升起!新学期加油!

      红旗冉冉升起!新学期加油!

    • 立春的第一场雪你想和谁一起呢?

      立春的第一场雪你想和谁一起呢?

    •  新年快乐风火轮来了

      新年快乐风火轮来了

    热点推荐